作者:[美]凯瑟琳·菲利普斯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书号:978-7-5192-4207-7
出版时间:2018.3
定价:79.80元
图书分类:B846
读者定位:大众心理学爱好者、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
2018年3月,《破碎的镜子: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丑?》简体中文版由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引进出版。这本书是国内引进的首部专门讲述“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丑”的科学著作。作者凯瑟琳·菲利普斯是美国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巴特勒医院躯体变形障碍(BDD)和身体意象项目主任,在布朗医学院任精神病学和人类行为学教授。她以在BDD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和临床工作而闻名。
书名“破碎的镜子”颇有双关的意味。作者菲利普斯在这本书中以平时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数十位饱受外貌问题困扰的病人的故事,并据此揭开躯体变形障碍(BDD)的神秘面纱。对这些病人而言,无论他们在其他人眼中多么有魅力,他们在镜中看到的自己往往满目疮痍,镜子之于他们,与“破碎”无异。他们因相貌而感到自卑、羞耻,担心被人取笑。另外,如果你还记得在恐怖电影中经常出现的“破碎的镜子”的情节,你可能会想起,在美国文化中,无缘无故破碎的镜子通常意味着不幸降临。躯体变形障碍带给这些病人的感受正是如此——是他们不幸的开始。
这种情况有多么常见呢?从当前的整容文化便可窥知一二。在数据方面,躯体变形障碍的发病率约为2%,仅比抑郁症的发病率略低。暴露在媒体塑造的俊男靓女之中,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曾对自己的外貌感到不满,那么什么程度的不满是正常的?什么程度的不满是BDD的征兆?作者菲利普斯在《破碎的镜子》中解答了这一问题,她从病症入手,引人入胜地介绍了这种由外貌困扰产生的心理障碍,并且根据多年的研究和临床治疗经验提出了应对与治疗方案,也为病人的家人、朋友在如何处理这种疾病方面提供了详细的建议。这本书被认为是认识和治疗幻想丑陋方面的里程碑,不仅适合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也适合对外貌感到困扰的读者和家人、朋友存在类似困扰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