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rar
篇首语:倾听内在的声音
人有眼耳鼻身口意,经由感官,我们获知物理世界的印象。印象累积多了,就成了经验。经验会令我们遇事自动化运作。在社交场合遇见一个大肚中年男人跟你攀谈,你可能立刻会判断他是商人,跟你聊天可能有所图;你听到讲台上传来一个低沉浑厚的声音,正在对台下的学生谆谆教导,于是你认为他是一个严肃刻板的教授……感官,以及由此产生的感觉,是我们得以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基础。
然而,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的感官会出错,我们的感官会失灵。事物的发展方向偏离了轨道,我们的经验不再起作用。沮丧、悲伤、愤怒、恐惧、抓狂,情绪翻涌。此时,你有没有想过,除了五官,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感官呢?这个感官就是“心”。是我们的内在感官。我们遗忘“心”已经很久了。远古时代,外在的世界没那么丰富,无非是流水、行云、植物、动物,以及有限的家人、朋友。信息对外在感官的侵扰有限,因此古人可以从容地回到内心,安安静静地倾听内心的声音。那些能够准确地辨别和传递内心声音的人,就是祭司。靠着他们与内心的联系,部落得以平稳发展。如今的社会,人很容易在外界庞杂的信息密网中迷失。五色之迷人,五音之诱惑,从未有过。你听得到吗?你的灵魂一直试图通过“心”给你指引前进的方向,你能拨开迷雾找到它吗?印度人至今保持一种习惯,无论多小的房间,都要给自己留一个单独的处所——哪怕是拉一道帘子,以便随时退回反省自身。
内在感官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传递信息。最常见的是梦。梦是不同于物质世界的另一个世界,然而又与物质世界密不可分“你”不仅活在物质世界,你也活在梦里!有些人会惊讶地发现,梦常常会预见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有时候,梦里也会有激烈的情绪。你可以藉由这些信息更好地安排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内心的声音可以通过共时性、突然的灵感来造访。也许你想做某一件事,但一直不知怎么做。冥思苦想很久,绝望之际,忽然有一个熟悉这个领域的人出现在你面前。
每个人其实都有惊人的智慧,但智慧未必能在物质世界显现。苏格拉德的教学就在于帮助学生“回忆”起智慧。这个回忆就是倾听内在的声音。这一切,只会在你大脑安静下来,内心澄静的时候发生。尝试调伏你的思维,安抚你不安的神经,让你心的功能发挥出来吧。(文/蓝莲花)